|
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于10月15日在海珠琶洲开幕。广州市海珠区充分发挥属地优势,扩大志愿服务作用,坚持以“三早”形成“三汇聚”带动“三强”,完善大型展会志愿服务组织动员机制,动员全区志愿者踊跃投身广交会志愿服务工作,为展会安全、平稳、高效、顺利举办护航,助力展示广州良好城市形象。
早统筹,汇聚力量强队伍
“一盘棋”统筹协调各方志愿服务力量,探索“属地志愿者+专业志愿者”相结合的工作模式,推动志愿者招募培训,建强会展志愿队伍。
一是动员属地志愿力量。展会期间组织动员属地街道发动125名交通疏导志愿者值守25个交通卡口。发动交通、环卫志愿者500名,发放温馨提示,宣传非机动车出行绕行路线,动员展会核心区单位、企业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,减少使用电动车和共享单车。
二是发动专业志愿力量。从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暨南大学等19所高校遴选3000名青年志愿者、组建52支青年志愿服务队,其中,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志愿者达80名。动员医疗急救、新媒体、金融服务等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入驻服务。
三是优化志愿服务培训。设立综合协调、志愿者管理、新闻宣传、现场督导、培训讲师、后勤保障等6个志愿服务组,开展志愿服务通识技能、广交会历史、会展产业发展、医疗急救、消防安全、便捷支付、常用英语、礼仪规范等8大主题内容培训,以面授和场景实训等形式开展阶段性培训50场次,切实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。
四是创新组建“督导指导团”。设置“总督导助理”岗位,强化志愿服务督导,提高志愿服务水平,推动志愿精神薪火相传。充分发挥志愿者骨干力量,实现志愿团队自主管理与运作,广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,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。
早谋划,汇聚资源强服务
区委社会工作部提前谋划,牵头抓总,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,调动各方志愿服务队伍精准施策、协同服务,诠释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精神,擦亮广州“志愿之城”名片。拓展志愿服务朋友圈,加强不同来源、不同群体、不同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之间的联系合作,形成为客商全方位服务合力。在展馆、酒店、沿途设置20个志愿服务点,形成以展馆为中心,辐射周边道路、车站、酒店的服务网络。
展馆外围,营造氛围,引导餐饮、酒店行业动员志愿者做好饮食起居服务。广州地铁公司组织300名志愿者在重点线路、地铁入口、站台和站点提供参会指引等服务。新媒体志愿者利用新时代驿站、合作展位等多个服务点,发挥自身才能,以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方式记录广交会的点滴,为旅客参加展会留下美好打卡回忆。
展馆内外,统筹协调、组织发动青年、平安、环保、医疗、法律、市场巡查、道路指引、交通、文化、旅游等多支志愿服务队,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语言翻译、场馆指引、办证咨询、文旅推广、交通疏导、应急医疗、金融和支付服务等高质量的志愿服务。在广交会展馆15个门区、34个安检口、25个交通卡口,安排好参会指引、道路疏导、应急处置和疑问解答,为国内外宾客全方位提供安全、规范、周到、热情的服务。
早落实,汇聚文化强品牌
挖掘海珠区文化品牌,结合广交会志愿服务需求,设置四个新时代驿站作为现场服务阵地。结合海珠本土孵化、人气和知名度较高的青少年文化创意IP,如猪猪侠、《落凡尘》、汪柴主、伍六七等形象,融合海珠文商旅地标特色,精心设计驿站外观,积极展示海珠文化创意特色品牌。
谋划推出“青春海珠IP印章打卡”活动,吸引客商集章留念,增强互动体验。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“海珠之约·乐享秋交”、湿地精品文旅路线等会展系列活动志愿服务,结合文旅推介志愿服务,发放海珠文旅宣传地图、海珠区文旅概况介绍、境外便捷支付指引以及报刊等宣传物资,欢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客商了解海珠、走近海珠,拉好志愿服务“协奏曲”,奏响优化营商环境“最强音”。
来源:海珠区委社会工作部
|
|